德令哈市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关于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的探析62894
TUhjnbcbe - 2020/7/5 11:03:00
北京哪家医院看皮肤病白癜风最好

关于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的探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水利事业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同时为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的重要性、类型与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中国论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水的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国家对水利事业的不断投入,来达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使得调节、分配水量、防止洪涝灾害成了当前水利部门需要不断研讨的课题。在水利施工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水利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和稳定性,还要预防渗漏现象出现。因为一旦预防渗漏处理不好,将会社会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渗漏的主要状况


1、底板大面积渗水


通常,在水利工程中引发大面积渗水的部位主要出现在工程底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工程基础基面四周的基坑会发生降水,但基坑在降水大多只会沉降在垫层下方,使其不能达到设计降水水平,进而造成基坑排水不良,遇到雨天时基坑水位还会上涨,将垫层淹没,不利于混凝土灌注。


2、施工缝引起的渗水


作为一个大面积的水利工程建设,为了方便施工,实际建设将是整个项目是分为几个单位连续施工,这是很容易造成施工缝出现。而施工缝的存在就很容易引起工程的渗流。


3、变形缝引起的渗水


渗透变形的根本原因是止水带固定不牢。如果止水带偏离中心的安装时间,然后在振捣混凝土可以容易导致混凝土振动器是不致密,导致密封的蜂窝的建设,和更大的毛孔,造成渗漏。


4、穿墙管施工不当引起的渗水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电灌站泵安装着各种管道,而管道在实际施工中是容易的主体工程发生冲突,导致密封件的焊接质量下降。此外,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人员也会遇到安置困难,造成施工振捣不密实,导致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现象,造成渗漏。


二、防渗墙类型及其特点


防渗墙一般要求墙体厚度小、渗透系数低、柔性强、耐久性好及单位面积造价低。防渗墙施工有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锯槽法、链斗法、薄型抓斗、射水法和倒挂井法等成墙工艺。


1、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一次多头钻进,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使土体与水泥浆液混合固结成一组水泥土桩,桩与桩搭接形成水泥土防渗墙,目前最大成墙深度为22m,水泥土渗透系数0.3MPa。其优点是施工简便、无泥浆污染、造价较低,适用于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层。 2、锯槽法成墙工艺


在先导孔中,锯槽机的刀杆以一定的倾角一边作上下往复切割运动,一边以0.8-1.5m/h的速度向前移动开槽;被锯切割下来的土体可由反循环或正循环方式的排渣系统排出槽外,并采用泥浆护壁。浇筑塑性混凝土,形成宽度为0.2-0.3m的防渗墙体。锯槽机由行走底盘、动力及传动系统、刀杆及支架加压系统、排渣系统、起重设施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传动方式有机械式与液压式2种。以不同规格的刀杆进行组合,开槽宽度可达0.2-0.5m、深度达到40m。锯槽法的优点是连续成槽、工效高、墙体连续、质量好,并且成墙深,适应于粘土、砂土和卵石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地层;还可以采用自凝灰浆、固化灰浆形成不同强度和抗渗指标的防渗墙。


3、链斗法成墙工艺


由链斗式开槽机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取土,同时将斜放的排桩下放到成墙深度,开槽机前进开挖沟槽,并采用泥浆护壁,其浇筑混凝土方法类似锯槽法。链斗式开槽机的开槽宽度为16-50,深度可达10-15m。适应于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槽厚的、含量小于30%的砂砾石地层。


4、薄型抓斗成墙工艺


采用斗宽为0.3m的薄型抓斗挖土开槽,泥浆护壁,浇筑塑性混凝土或用自凝灰浆形成薄壁防渗墙,最大成墙深度可达40m。适用于粘土、砂土及卵石和砂砾的含量与粒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


5、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设备主要由造孔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浇筑机组成。利用造孔机成型器内的喷嘴,射出高速水流来切割土层,成型器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或反循环出渣。槽孔形成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形成薄壁防渗墙。成墙厚度为0.22-0.45m,深度可达30m.成墙垂直精度可达1/300,适应于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地层。


三、防渗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过程是,首先布孔,而后采用钻机沿布孔行钻孔操作,并将喷射管置入管内,同时确保管内包括水管、水泥管及风管。高压射流经由喷射管冲破土体,注入水泥浆液并与被冲破的土体搅抖,而后将喷嘴朝上,待水泥浆凝固。在实行地基施工时,根据设计厚度、结构、方向及深度与地基凝结为一体,从而使其转化为一个壁状、稳定的凝固体,实现预防渗漏水的目的。该技术虽具有较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应将其缺陷考虑进去,一方面,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对地质条件具有较高要求,因此不能任意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该技术需要应用较多器具,因而施工时稍有不慎即会发生漏喷情况,进而埋下渗水隐患。


2、渗漏防治措施应用


1)施工缝防渗,该措施主要分为堵和注两种防渗方法,首先将水堵住,而后取RG型材料沿施工缝中心线左右两侧涂抹,从而提高结构防渗漏功能。


2)变形缝防渗,针对变性缝特征,可采用堵、嵌、涂及抹等多种方式实行综合性的防渗措施。


3)水下工程防渗,由于水下工程渗水量较大,因而需将防渗措施规划为多个单元依次实施,首先针对渗水情况较重的单元实行注浆措施。注浆前,为避免跑浆,应先行埋管操作,注浆完毕后,当渗水量减少时,即可采用堵的方式达到防渗目的,而后依照结构情况,取柔性或刚性防水材料涂抹于结构表面,从而提高结构防渗功能。


4)点防渗,根据结构材质选取相应的堵漏材料,对于已经存在水泥砂浆找平层或刚性材料防水层的基面,宜选用柔性防水涂料,而对于一般混凝土结构基面,则选用刚性涂料为最佳,通过在基面点渗水部位涂抹防水层,达到解决点渗水现象,消除渗水隐患的目的。


3、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大坝施工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不但具有较好的防渗水功能,且整体性强,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重要保障。使用该技术时,首先应用造槽机制造槽孔,并指定槽孔大小,而后将泥浆注入槽孔当中,以避免槽壁在施工过程中倒塌,把泥浆置换出来,在完成泥浆灌注操作的槽孔上利用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从而筑成完整墙体。基于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要求负责该项施工内容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提高重视程度,根据流程严格执行每个步骤。


4、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部分坝体呈现流土、塌陷、裂缝、变形坝后坡大范围散浸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筑坝过程中填土未严实,导致坝体内渗流场与应力场发生病险,进而引发上述现象。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遵循坝体应力分布规律,将坝体以灌浆压力沿轴线方向劈裂,而后注入适当泥浆,切断坝体中存在的软弱层,填补所有裂缝及漏洞,完成连续的防渗水泥墙,从整体上实现坝体防渗能力的增强。该技术充分利用浆坝互压与湿陷,令坝体内应力获得重新分配,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坝体稳定性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整个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水利工程的防渗透处理的好坏将对水利项目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技术,这样做可以更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为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方丽.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2):459.


[2]林森.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探析[J].价值工程,2010,(29).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的探析6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