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大环线的第一天,日月山和倒淌河实在一般,油菜花花期已尽的青海湖靠着西王母和仓央嘉措的传说保持了神秘
下午四点多到达茶卡盐湖,终于有了惊艳的感觉
“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
曾经被一张乌尤尼盐沼的图片诱惑,但是玻利维亚实在太远,转而惦记茶卡、这个中国的“天空之镜”已经很多年了
司机帮我们买了“天空之镜”的套票,景区大巴+门票60元+小火车来回元+租鞋套
有点复杂吧?后来发现这边的景区都一个套路,大门跟景点离很远,必须坐景交车,景交车票一般比门票贵,是为了保护景点远离人间不受污染?
同一个入口还有一条线去“天空壹号”,环园小火车40元,司机说那边多是住宿过夜看星空的,与“天空之镜”二选一即可
在这里排队上大巴,坐大巴5、6分钟到达景区广场
因为浙江援建过海西州,海西州的景点对我们两个浙江身份证免门票,另外两位上海的同伴开始思考上海援建过哪里
免门票的要到广场的服务中心登记,才能进盐湖景区,为什么买票的时候不一起登记了呢?
进景区一般选择坐小火车直接到盐湖腹地的终点站,如果没有高反的话(茶卡平均海拔米,稍微有点喘),可以只买半程车票50元,然后从终点步行逛出来
人都集中在终点站那边的浪漫天镜、千映慕雪,中间几站人少,拗造型没人抢镜
4公里左右,与火车道平行,雪白的盐路,不难走
小火车班次不少,但据说旺季时还是要排很长的队等很久
铁轨原来是运盐的,茶卡是一座有多年历史的盐场,至今还在生产运营中,厂区很大
小火车进入湖区,瞬间眼前一亮
湖面如镜,远山苍翠,白云低垂着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湖面上自己美丽的倒影
不远处,采盐船正在工作
一列运盐车整装待发
据说茶卡盐湖的盐资源足够全国人民使用75年
盐道、铁轨将盐湖一划为二,一边看去阳光灿烂色彩绚丽
另一边逆光,是另一种风情的黑白片
游人在湖中嬉戏,追逐着脚下粼粼的波光,那光影,随着脚步聚合离散如碎银一般
车到终点,排队领鞋套,其实每一站都有租鞋套的点
年前游人自带鞋套导致垃圾满湖,自此景区统一管理统一租赁再不准穿自带鞋套下湖
统一的橙红的鞋套踩在雪白的盐湖里,倒是又添了一道风景
租鞋点旁边有卖青盐冰激凌的,可以尝试下
茶卡盐湖湖水含盐量很高,自然结晶成的盐粒铺在湖底,湖水最深处没至小腿,水浅处便是若隐若现的一层雪白的盐粒
作为固液并存的卤水湖,茶卡湖面有极强的反射能力,蓝的天、白的云、青的山、缤纷的游人,统统一式两份
人们快乐地追逐自己的倒影,指挥自己的影子摆出各种造型
不过要小心,平静的湖水下暗藏陷阱:盐溶洞,如一只只深邃的眼睛
祁连山和昆仑山的雪水融化后,一部分随地面河流源源不断地注入茶卡盐湖,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以泉水的形式补充入湖
汩汩的泉水融穿了盐盖,于是湖里就有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圆形水洞,当地人常说的“盐湖的气眼”,盐溶洞
不小心踩进去,可能没事,也可能踩塌一片盐层,,,大部分溶洞景区都用网格塑料片盖了起来,小心点就好
第一个想出这路牌的是天才,但到处都是翻版看得人有点厌倦,瞧把无脸男给愁的,都想坐上小火车去找千寻了
千寻会不会在这些嬉水弄影的快乐的人儿中间?天地交融,难舍难分
一阵高原的晚风吹来,吹皱了一湖云影,寒意沁人
该回去了
途经的几个站点上游人已经不多,突然间耶稣光穿透云层普照人世
有点震撼
湖边还有三三两两恋恋不舍的小女生在拗造型
一根电线杆子,尝试着摆出刚学会的慵懒pose
茶卡的电线杆子都是这样斜斜地站着,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盐粒松散不容易站稳?
到天空之镜站下来,去盐雕广场
其实应该先去看完盐雕,再坐小火车进去等日落,更合理些
天色已晚,风很大,同伴勇敢地走向广场,我却喘得不行了
混充在米的东达山顶溜达过的人竟然在3米高反,有点丢人,把责任推给去年底得过的新冠
刚才看见盐湖美景一时忘了气喘,上岸脱鞋套的时候用力过猛,瞬间心跳如鼓
含着同伴给的保心丸远远地眺望了一下成吉思汗,“一代天骄”长50米、宽30米、高8米,耗盐吨
还有西王母和周穆王的瑶池相会
还有“巫咸”,《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
传说在上古时代,这里就出现了因盐而立国的"巫咸国"
当时,在巫山、巫溪一带聚居着一支庞大的巫人部落一"十巫",酋长巫咸可能就是中国自然盐开发与利用的始祖
旁边展翅的大鸟是"咸鸟",或叫"盐鸟",以鸟负盐,因盐兴国
从盐雕广场出去到坐大巴的地方可以凭小火车票继续坐小火车,也可以免费乘出湖电瓶车,没火车票的收5元
出来已经天黑了,今天运气不错没有像天气预报的那样下小雨,如果天阴沉了脸估计就没啥看头了
柴达木盆地多盐湖,茶卡是目前唯一可以走进湖里玩水的
明天去海子的德令哈和大柴旦翡翠湖
#出发国庆中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