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天路职工问诊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
TUhjnbcbe - 2025/3/1 18:39:00
原标题:天路职工“问诊”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邢生祥通讯员王凯邦“今天天气特别冷,大家一定要戴好棉手套,搬运仪器的时候注意脚下……”2月26日,在青藏铁路关角隧道西洞口处,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务段柯柯探伤工区工长韩彬组织4名职工正在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提示。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地区平均海拔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属世界高海拔最长隧道,全长32.公里。当天,德令哈工务段柯柯探伤工区对青藏铁路西格段天棚站至察汗诺站区段下行线公里50米至公里米范围内的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和伤损处置作业,“问诊”钢轨发现存在的“疑难杂症”。“最近几天气温骤降,严寒天气使钢轨韧性下降,容易导致钢轨伤损,甚至断轨,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我们将采用钢轨探伤仪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为钢轨做‘体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长韩彬说。10时30分,“天窗”命令下达,在现场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联控”确认区间内无列车通行后,韩彬和工友们按照事先分工开始当日作业。“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通过探伤仪的波形变化、报警声音和外观敲击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钢轨问题,判断钢轨是否伤损。”钢轨探伤工尚国兴说。“滴滴滴……”钢轨探伤仪断断续续发出信号声,职工们一边推行仪器,一边仔细地在监控屏幕上观察波形、校对伤波。遇到异常信号要撤回仪器反复验看,不时蹲下身,在铁轨上标记钢轨接缝与擦伤。“我们每次探伤作业都是走走停停,每一个焊缝、每一处伤损可疑位置,大家都会认真检查,遇到视线不好无法看清的轨件部位,就用小镜子或者趴下来仔细检查轨颚、轨底等关键位置的状态。”说完,探伤工丛日强直接趴在地上,脸几乎贴在钢轨上仔细勘察,力保不放过任何可疑变化。12时30分,关角山下依旧寒风阵阵,经过近分钟的持续作业,韩彬和工友们完成当日的作业任务。今后,将检查的数据进行回放、分析,详细制定整治计划,为天路钢轨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路职工问诊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