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引领广大儿童在暑期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度过一个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困难有帮助的快乐假期,依据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国妇联继续与11部门共同开展“学党史颂党恩守护安全伴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各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健康讲座、走访慰问、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爱心捐助等关爱服务,切实增强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研学实践大课堂
在江苏,镇江丹阳市妇联组织全市12个乡镇的30名留守困境儿童走进全国革命根据地句容茅山,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感受革命的艰辛历程。泰兴市妇联举办的“心蕊宝贝”科普夏令营活动中,留守女童和“心蕊”爱心妈妈们一起走进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科技馆,领略海洋风光和科技风采,共度欢乐时光。无锡滨湖区开展了少数民族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组织孩子们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观摩红色电影海报展,感悟“影”程中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到江南大学校史馆感受江南大学建校的百年辉煌,体会“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湖南省各级妇联整合资源,融入德育、美育、科普、卫生、健康等知识内容,面向广大家庭开展才艺展示、举办亲子游戏、组织沙龙分享等活动,丰富儿童假期生活,为留守孤困儿童献爱心、送温暖。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组织艺术老师走进乡村,赴慈利县高峰乡雪莲村、东岳观镇北平村开展“送艺术下乡”活动,当地名少年儿童参与。怀化市溆浦县家庭教育协会举办“点亮青春、与爱童行”公益研学活动,组织30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赴外地开展夏令营活动,利用假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重庆市万盛区东林街道充分利用儿童之家阵地,开展青少年户外拓展训练、防溺水安全教育、假日学校暑期“书法课堂”“科技小达人”“东街小喇叭”兴趣课堂、“阳光爱心驿站”公益课堂等活动,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精彩纷呈。在新疆,各地(州、市)妇联积极开展“儿童夏令营牵手结对”活动。乌鲁木齐市妇联以“童心向党快乐成长”为主题,组织30余名各族儿童参加活动,围绕忆百年光辉历程、致敬革命先烈、聆听红色宣讲等内容,通过参观“物语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展览”,聆听老兵公益宣讲团宣讲员讲英雄故事,观看歌舞表演、有奖竞答等形式对孩子们进行红色教育,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昌吉州妇联举办的“文化润疆进家庭”行动——“万名儿童夏令营牵手结对”启动仪式现场,为25对儿童发放了牵手礼包,孩子们表演了红色诗歌朗诵、爱国主义歌曲小合唱等精彩的节目,为相互牵手结对的小伙伴送上寄语和祝福。自7月16日以来,州妇联共组织对少年儿童参加活动,通过参观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昌吉文博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巴州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妇联充分发挥牧家书屋的作用,积极开展回村学生读书活动,既增强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提供了一个倡导学习、增进交流、促进友谊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牧家书屋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也可以和同伴们愉快交流,学生巴叶说:“牧家书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志愿服务暖童心
浙江省江山市妇联依托基层妇联力量,以“儿童之家”为阵地,发挥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力量,通过领读红色读本、讲述革命故事、共唱爱国歌曲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认识党史、了解党史、学习党史。双塔街道、塘源口乡妇联牵手公益组织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志愿者们除开展日常课业辅导,还为孩子们带来VR虚拟现实、机器人对话、3D打印等科技体验项目,让孩子们感受科技魅力、点亮科技梦想。峡口镇妇联发动辖区“五老”人员免费为留守儿童开设书法、朗诵、二胡等9个艺术科目的培训,吸引多名学生参加,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艺术素养。学习儿童健康知识、乡村美育手工课、音乐课,与妈妈们一起包水饺、过生日、读书……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妇联开展的“微爱妈妈”七月份集中陪伴活动中,孩子们和“微爱妈妈”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美好时光。为进一步深化“社会妈妈”品牌活动,真情关爱帮扶困难儿童,威海市妇联举办捐资助学女企业家协会专场活动,女企业家们向受助学生捐赠助学金,鼓励她们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怀揣爱心温暖和青春梦想,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青春韶华,刻苦学习强本领,锤炼品格敢担当,争取早日成为栋梁之材。为助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在市、县(区)妇联的支持与指导下,湖北省随州市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全市八个社区开展“彩虹行动”。8月初,应全市疫情防控要求,“彩虹行动”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上社工通过专业的方法进行阅读指导,并引出孩子们内在情绪、情感的释放与表达,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支持。孩子们在线上学习的兴趣非常高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互动,分享生活与学习中的喜怒哀乐,共度这个特殊又难忘的暑期。纾困解难全方位
河北省迁安市滨河街道妇联充分发挥妇联职能,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在村贫困大学新生小玉(化名)家中,街道妇联干部送去帮扶助学爱心款元及生活用品,并会持续资助该生大学四年的学费。送上助学金的同时,妇联干部鼓励小玉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能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山西省朔州市妇联主办的“学党史、谈理想”中学生暑期系列亲子观影沙龙,共有余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分两期参加了活动。学生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别难忘的是亲子分享环节,让学生和家长增进了彼此的理解,改善和提升了亲子关系。忻州市妇联联合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深入乡村看望慰问困境儿童,详细询问每名儿童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和学习表现,了解他们的困难及需求,为5名儿童送去书包、作业本等文具和营养品以及红色经典书目,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并战胜困难。吉林省妇联将暑期关爱儿童服务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帮扶、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等,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梅河口市妇联在光明街道、曙光镇、进化镇分别开展了“情系留守温暖童心”暑期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陪伴。曙光镇、进化镇妇联也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将运动鞋送到孩子手中,并与孩子和家人聊家常、倾听心声,了解她们的身体及生活状况,暖心的交流让大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阿姨,你们又来看我啦,还给我带了这么多好吃的,谢谢你们!”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妇联赴嵩市镇开展困难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中,妇联干部为小朋友们送上书包、红色小故事等学习用品以及慰问品,详细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及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自强不息,用勇气和信心去战胜生活上的困难;认真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为帮助广大妇女儿童特别是留守妇女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参与做好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河南省各级妇联按照省委和全国妇联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关爱帮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广大家庭抗灾战疫,共渡难关。鹤壁市妇联积极动员志愿者,克服天气困难,冒雨抢运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支援鹤壁的个儿童暖心包,及时送达受灾妇女儿童手中。郑州市推出“郑州市妇联妇女儿童家庭抗疫救灾求助帮扶云平台”,精准实现对受灾妇女儿童家庭的帮扶救助;开通5条心理援助热线、22名志愿者全天在线,为全市广大妇女儿童家庭成员提供便捷的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开封市通许县妇联深入各乡镇村(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将一批关爱物资逐一发放到余名困境儿童手中。洛阳市妇联组织志愿者们为全市个留守儿童之家送去了爱心包,惠及名留守儿童。新乡市妇联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优势,走进牧野区王村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团辅活动,用“贪吃蛇”“风雨人生路”“七彩天空”等环节来缓解情绪反应,鼓励孩子们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平顶山市妇联深入留守儿童集中的村和社区,通过开展沙盘游戏,讲授女童保护、防溺水课程,开展手鼓表演,手工徽章制作、跳手语操等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为了给灾区儿童提供安全活动场所,市妇联携手鹰城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争取河南灾后“益童乐园”项目。项目资金16万元,设立鲁山县团城乡、汝州市大峪镇2个儿童青少年服务站点,从周一至周五为灾区的困境、留守望儿童开设阅读、朗诵、音乐、游戏等课程,并由专业教师开展专项辅导,常态化开展多种服务。湖南省娄底市妇联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对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对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健康体检及生长发育评估等体检项目,并发放宣传手册和免费药品。深入贫困妇女、困境儿童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送去慰问金和物品,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共为名留守(困境)儿童、留守(困境)妇女提供价值万元物质资金帮扶,为名妇女儿童提供了维权服务、心理疏导和家教指导。在甘肃,庆阳市各级妇联广泛发动巾帼志愿者、大学生、妇联干部、教师、爱心妈妈、公益团队等社会力量,依托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开展暑期关爱服务活动。合水县妇联组织各级执委、女企业家及爱心人士与农村孤残困境儿童结帮扶对子对,帮办实事余件,慰问困境儿童人。武威市妇联、凉州区妇联邀请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就儿童安全、学习习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等做了专题讲座,并为牌楼村社区家长学校赠送图书书包。临夏州妇联面向帮扶村陈家湾小学开展送优质课和女童安全保护课下乡暨暑期关爱活动,邀请甘肃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带来女童安全保护专题讲座。甘南州卓尼县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在柳林二小开展了第二批爱心妈妈关爱困境留守儿童“点亮微心愿”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现场,“爱心妈妈”为每位孩子发放了自己心仪的礼物,向孩子们讲解了防拐、防骗、禁毒、自护等相关安全防护知识。趣味游戏、舞蹈、“金话筒”小主持人、手工制作……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和精神生活。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妇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暑期关爱服务系列活动。同时通过集中发放、走访慰问等形式,为86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送去了书包、篮球、马克笔等价值元的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真情关爱。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编辑/陶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