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青年,一直都是最活力的青春群体,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青春是岁月的另一种延长,留下深深浅浅的时间印痕。即日起,共青团青海省委和青海在线网共同推出大型人物故事报道,充分展现他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平时工作中的青春担当。五四青年节期间,让我们一起听听第23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心声,一同回顾那些奋斗的青春故事,感受年轻的力量。
白旭东在采取矿石样本
又是一年毕业季,有人选择远方,有人选择家乡。不论怎样,每个人最后都拥有了自己的归宿。年6月,23岁的白旭东从长安大学资源勘察工程专业毕业,四年的学习,不仅让白旭东对地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是对神秘的青藏高原有了无限的向往。7月,他带着一腔热情从老家吉林搭上了去往青海的列车,来到青海后,在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一干就是13年,也就是从那时起,白旭东扎根在青海,奉献在高原。
青藏高原的“下马威”
刚刚到达高原地区的他,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多少有些不适应。吃不惯青海的面食,不了解青海的民俗文化,更不了解青藏高原到底是一片怎样的神奇的土地。
刚到西宁没几天,白旭东就跟随项目组到距离西宁公里之外的花土沟镇附近工作,他们驻扎在昆仑山北坡,海拔米。第一次进行野外作业,10公里山路便让白旭东走到脱水、胸闷气短、头疼欲裂,这是青藏高原给这个年轻人的一个“下马威”。面对巍峨的昆仑山脉,白旭东觉得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
野外的工作与城市的生活无法比拟,第一次看到戈壁、荒漠的白旭东心中不禁有了这样的疑惑:怎么能够如此地荒凉?难免有些失落,但是面对巍峨的昆仑山脉,白旭东心中又无比的激动,那是他以前从未亲眼见过的地质现象和矿产资源。
白旭东(右二)和队员在野外休息吃饭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白旭东明白,地质不是一门仅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工作,他需要不断的野外实践,不断的探寻摸索,不断的挑战自我,要有一颗吃苦耐劳的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野外,再高的山都能爬上去,再困难的工作都能完成。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他就远离了家乡、亲人、朋友,他也只能通过再次翻阅自己的教科书来排解工作之余的寂寞。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身心的不适,短短天的野外生活,白旭东瘦了26斤。
“痛”并快乐着
刚参加工作的几年,白旭东一直跟随项目组坚守在野外一线。每年4—10月他都在野外工作,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主要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工作的区域多处在高海拔地区,寒冷缺氧,荒无人烟,更别提手机信号了。他们常常遇到恶劣的天气,暴雪、大风、冰雹都是常见的,有时候还能遇到熊、狼、野牛等野生动物。这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工作经历,不但没有让他打退堂鼓,却让他越发热爱青藏高原这片美丽的土地。
-年,白旭东一直在昆仑山腹地开展工作,那是一片生命的禁区,就连当地牧民都不愿踏足。由于项目工作面积大,交通极其不便,工区绝大部分区域车辆无法通行,只能利用马匹和骆驼驮着行李到各处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每天要骑行至少20公里,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凉馍馍,喝的是消冰水。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如小孩子的脸,一日之中可以过完春夏秋冬,条件的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每天回到驻地,下肢僵硬,甚至连马都下不来。可看着背包里沉甸甸的矿石,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早已不觉得苦累了。特殊的经历为他的工作增添一丝乐趣,“痛”并快乐着,大概不过如此了吧。
白旭东在野外地质勘察
野外地区山大、沟深、切割强烈,河流分布十分广泛。地质调查过程中遇到过河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作为项目负责,身先士卒自然是分内之事。最先下水,探试水的深度,待摸清情况后再让其他同志通过。记得有一次汽车陷在结冰的河水里,寒风刺骨,水凉透心。大家纷纷拿起镐头跳下车,开始刨冰、挖泥、推车,一会儿跳到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垫石块,一会儿跑到岸上铲还在上冻的地皮。经过艰苦的努力,车子终于挖出来了。回到岸上之后,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悦,大家一起庆贺,山野中回响起热烈的掌声时,他才发现,潮湿的裤管早已冻粘在自己小腿之上了。
在野外工作地时间久了,白旭东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野外期间经常住在帐篷里,要自己生炉子做饭取暖。每隔几天会去附近的乡镇采购生活物资,只有那时手机才会有信号,简单的和家人报个平安。偶尔遇到条件稍好的地方时也能住在当地群众家里,这对于长期工作在野外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小幸运。闲暇时他们也会帮助群众干一些农活,偶尔也会辅导小孩子们做功课。此时,这个吉林小伙已经是一名正宗的高原人了。
亲密的“朋友”
即便离开校园参加了工作,白旭东一直不忘学习,他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年,白旭东就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班,在这里将自己在工作中学到的零散的知识得以整合,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白旭东在海拔米的纳木错国家公园
年,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实现了对山、水、林、湖、草等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对地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白旭东在青海地矿局主动融入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思路下,大胆设想,提出了以德令哈市为试点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示范工作的建议,取得了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可。白旭东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比较大,但是他充满信心,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青海省的自然资源调查规范,也希望培养出一批能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和人才。
在工作中尽心尽责,不求回报,常年在野外一线工作的白旭东皮肤变黑了,手变得粗糙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白旭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