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妻子又一次踏上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千里迢迢来观赏你,神奇的大自然,你依旧带着梦中的那般神奇和魅力......在祖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时光,干最想干的事情;在最适宜的时候,看最美的风光......和自己心爱的人来一次说行即行的旅程。
我们夫妻于年9月12日至19日随同西北风向标+兰州+青海湖+茶卡盐湖+翡翠湖+柴达木盆地+阳关+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张掖丹霞双飞一动8日跟团游,
9月1日一早,我们一行15名游客从兰州启程,乘坐由“行无疆”公司导游李亮领队,司机杨启武师傅驾驶的甘A-,大巴车,拉开了“西北风向标”游览的序幕。
车到马场垣服务区休息20分钟。途经倒淌河收费站时,亮导娓娓道来:遐迩闻名的“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海拔米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其实倒淌河原本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行无疆”公司导游李亮娓娓道来:
下午我们来到了阔别多年的青海湖,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面积达平方公里,湖面海拔为米,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湖泊地域面积辽阔,环湖一圈约60公里,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湖的周围被群山环抱,而贴近湖畔则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壮观优美。
蓝天白云下青海湖草原上悠闲自得的羊群
青海湖草原上的五色经幡
蓝天白云下青海湖岸上的油菜花
我们站在码头欣赏青海湖美丽的风光同时,被湖边水域中的一座赤红色的建筑物所吸引: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建立在青海湖的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旧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务院批准在青海湖建立“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因距离西宁公里,又被称为“”基地,对外称“山鹰机械厂”,,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基地出色的完成了国家赋予它的各项历史使命,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撤离,基地光荣退役,工厂设施移交共和县*府,之后,才被掀开神秘的面纱,被世人得知。如今这里只留下一个三层小楼,孤立在湖面上,里面留有一部分原有的生产车间、实验区和鱼雷、电台等实物供游人参观,往日神秘的军事禁区如今成为青海湖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栖息于青海湖的鱼鹰
矗立于青海湖心的“西王母塑像”
往日神秘的军事禁区如今成为青海湖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下午四时许,我们到达金银滩草原,分别观赏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原型—卓玛塑像,原子城。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总面积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原子城建于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原子城"是原"青海厂"所在地。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立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达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后人,教育后人的目的。
在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原型—卓玛塑像前,耳边仿佛传来了优美动人深情的歌声......
金银滩草原上五色经幡
缅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金银滩草原上野花分外动人
当晚我们入住海北州福兴圆商务宾馆,外出品尝青海的白条手抓羊肉、烤羊肉串,酸牛奶。
手抓羊肉西北菜中一道具有特色的菜品,尤其是在青海,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选取草膘羊的肋条,放入水中,无需多种调味料,只需一把盐,即可将羊肉中最纯粹的味道展现的淋漓尽致,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青海的“白条手抓羊肉”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酸奶是青海省民间非常传统的奶制冷饮,其营养丰富,有助于消化。这种酸奶表层结为含奶油的黄色硬脂奶皮,扒开奶皮,软嫩黏稠的酸奶象豆腐脑一样洁白如雪,芳香扑鼻,入口,酸甜凉爽。
酸奶象豆腐脑一样洁白如雪,芳香扑鼻,入口,酸甜凉爽。
9月14日从海拔约米西海镇出发,沿青海湖海晏县县道(限速60公里/时)行驶,途中依稀可见湖心一座神秘的小岛,据导游介绍与阅览相关资料获知:这座名叫海心山的小岛,占地约1.14平方公里,它美丽、安静,四周环水,远离尘世,境地幽绝,犹如仙境,令人神往。据说海心山全年一半时间冰封,这时候人们可以踏上冰面,步行走向湖的中央。岛的山顶有一座小小的尼姑庵叫做莲花庵,山上只有7位尼姑修行,大多是来自青海各地的藏人。这些虔诚的修行者每年只在冰封的时候出来一次,到岸边购买必需的生活物品,回岛后就不再出来......
依稀可见远离尘世的海心山小岛
别了,美丽的青海湖!
我们随车攀越海拔米最高点的橡皮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午时进入乌兰县茶卡镇就餐,品尝论文当地的牛羊肉粉汤(羊肉25元、牛肉15元/碗)饼2元/个。
下午抵达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茶卡盐湖。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我们乘坐小火车(茶卡盐湖*号50元/单程),到达终点天际心悦小火车站。
小火车(茶卡盐湖*号50元/单程)
穿上租下的湖鞋套,缓步进入湖区,体验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之感。据说,欲拍出“天空之境效果”必需赶在最容易在湖面上显现倒影的早晨10点左右或者下午4点左右抵达茶卡盐湖,此时光线最佳。
游客在下午2点的光线下在湖面的倒影形成的"天空之镜"效果确实逊色啊!
茶卡盐湖的五色经幡
(乘坐返回小火车团友,从天际心悦小火车站乘车天路映辰小火车站(盐湖)天空之境小火车站(盐雕)老礼堂小火车站起点)
返程路过德令哈尕海湖。傍晚入住德令哈市洲龙国际大酒店,晚上在街上的面馆要了一份相当于两人份的烩面(牛肉鹌鹑蛋菠菜番茄米粉)15元,味美价廉。
一份相当于两人份的烩面(牛肉鹌鹑蛋菠菜番茄米粉)15元性价比盖了帽!
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世界”的意思,海拔米,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9月15日行程(约60公里):德令哈市<km>大柴旦镇往返20km翡翠湖<80km>嗷唠山隧道<20km>青山哑口<km>当金山口75km阳关路口0km阳关<75km>敦煌市
清晨5:0起床,6:00从德令哈市出发,(早餐打包车上发,午餐自备)9:00到达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最西部,柳格高速G大柴旦镇以西几公里处大柴旦湖翡翠湖。
“翡翠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采矿遗留),面积达26多平方公里,出产品质好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
由于盐床由淡青、翠绿以及深蓝的湖水辉映交替、晶莹剔透,当地人称之为“翡翠湖”。
翡翠湖是人们大量采盐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碧绿的湖泊,其实是昔日先人采盐留下的废弃的采盐坑。湖水中有许多的盐晶和矿物质,在这许多种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这种绿莹莹的颜色。
但是翡翠湖可观赏面积并不大,碰到大晴天时,色彩的确绿如翡翠,是适合拍照的一个地方。
翡翠湖之“”天空之境”
蓝天、山峦、碧湖相映成辉(团友摄)
大柴旦翡翠湖最佳前往时间为上午(十一点之前)及傍晚(七八月为八点以后),无风多云的天气更好,切记,在雨后
天多云时,那将是难得的好时刻,务必不要错失。
亮导刻意安排游客赶早启程确实不无道理啊!
我们沿着G国道,行驶在青海的嗷唠山山口至青山山口的V型公路,这就是摄影家眼中的“西北一号公路”,眺望前方的青山。
青海的嗷唠山山口至青山山口的V型公路——摄影家眼中的“西北一号公路”,前方即青山。
离开翡翠湖后穿越嗷唠山隧道(海拔米),跨越青山哑口(海拔米)、午时进入“甘肃界”10公里未竣工的颠簸路段,一路暴土扬尘飞入车内,杨师傅把稳车方向盘经过约20分钟后才艰难地驶出此路段。
“甘肃界”10公里未竣工的颠簸路段暴土扬尘飞入车内!
12:4进入当金山口(海拔米),沿着G国道缓速(上下山均限速40公里/时9人以上大车,小车60公里/时,)环绕着里程42公里的长草沟限速路段下山(其中1:22~15:55在废弃的阿克塞石油小镇附近的检查站强制性休息约半小时(海拔约米))。
里程42公里的长草沟限速路段
42公里的长草沟限速路段中,可见设立的为避免车辆刹不住车时紧急向上缓冲的安全“避险车道”。
至14:22结束了(长草沟)限速路段行程(42公里)。
从当金山口至此全程耗时1小时9分。42公里行驶竟然耗时1小时6分。这不由使我回忆起前年游览新疆途经“甘沟(也称“干沟”)”限速路段之艰难行程,如出一辙啊!
随后大巴车沿着S14省道进入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的阳关景区。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阳关博物馆前张骞勒马出使西域塑像
阳关博物馆
办理通关文牒的大厅里,扮成的古代官吏为付费的游客办理通关文牒“阳关关照”(相当于今日的出国护照)
拥有官印“阳关关照”的通关文牒,无论西出还是东进,都畅通无阻。这也就是如今人们惯用的给照顾行方便的“关照”二字的由来。
而今昔我们不办理“阳关关照”的通关文牒,却能潇洒自如地出使西域。
由于电视台正在现场采访,我只能在此留下空旷的戈壁上这座王维的塑像之影,诗人左手高举酒杯,右手遥指远方,仿佛在与友人把酒离别。顿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之情!
我们乘坐电瓶车行驶在通往西域的阳关道上。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阳关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
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阳关烽燧。
当晚我们在敦煌市品尝《敦煌大漠风情宴》(元/人)
雪山扒驼掌
迎客虹鳟鱼
白条手抓羊肉
一行驴友大快朵颐
随后我们入住敦煌太阳温泉酒店(四星级占地亩)。
9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鸣沙山、月牙泉。因千百年不变的“沙水共存、山泉共生”的自然奇观而成为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鸣沙山海拔约米,第一峰高度约米。踏着铺设在沙面上的绳梯,方才能费力地向山顶挪动。回首俯瞰月牙湖,别有一番情趣!
鸣沙山下游客的驼队
哦,千年原形的鸣沙山!(团友摄)
扎紧租来防砂便行的高筒鞋套,费力攀上鸣沙山
回首俯瞰月牙湖之魅!
若月牙湖枯竭,相映成辉的鸣沙山将黯然无色!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推行了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策,实施了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
下来了,鸣沙山!
毗邻月牙湖,令人欣慰的是据说目前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约1.7米左右。愿人类能使“沙水共存、山泉共生”的自然奇观永恒!
午餐品尝青海手工油泼面20元/碗,肉夹馍12元/个。
一根宽面足矣!
我们于下午1:00~16:0游览“文化瑰宝”莫高窟,A类票可观看球幕电影,观摩8个开放洞窟。
莫高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个,壁画总面积约平方米,泥质彩塑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的莫高窟,如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有“东方卢浮宫”之称,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
鉴于闪光灯一次拍摄等于让壁画氧化7年,讲解员用的手电筒是特制的,为保护莫高窟文化,进入洞窟内禁止拍照。
莫高窟被称为三位一体的艺术,即指洞窟形制、壁画与彩塑三个组成部分,这是游客到莫高窟必看的三个内容。
其中29号晚唐窟建筑形制覆斗顶方形窟(清代翻修)释迦牟尼佛像两旁为嘉业、阿南。覆斗顶形窟又称倒斗型窟。洞窟形制之一。隋唐洞窟基本属此型。平面方形,正壁开龛。空间开敞宽豁,光线充足,适于聚集佛徒讲经和礼拜活动.窟顶中心方形深凹藻井,四面呈斜坡状,形如倒斗,故名。是从十六国晚期至元代唯一不断出现的窟型。
(网照)
莫高窟第55窟为中心佛坛窟,修建于宋建隆三年()前后,窟主曹元忠。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中心偏后置马蹄形佛坛,前有甬道,后有背屏连接窟顶。覆斗藻井窟顶,四角均有凹入的浅龛,画四大天王。这个洞窟的面积约为平方米,高约9米,洞窟中心设背屏佛坛,坛上塑三组十身塑像,表现弥勒三会,是莫高窟宋代塑像中的精品。
佛坛南侧-托座力士
这尊弥勒佛像旁边的金刚力士像,一手插腰,用力扛着佛的台座,他那勇猛的姿态,为巨大的石窟增添了不少光彩。
此窟窟顶西披、南壁东侧各画一铺弥勒经变,与佛坛上的弥勒三会群塑相呼应,莫高窟仅此一例,十分珍贵。经变画中间以大型说法场景为主,弥勒佛倚坐中央,圣众环绕。在说法场景下部画婆罗门拆宝塔等故事。
南壁-弥勒经变局部(拆塔图)
莫高窟第窟开凿于北魏早期,宋代重修......此窟塑像以塑造手法概括,底纹线条洗练,神情端庄含蓄,而成为敦煌石窟雕塑的上乘之作。讲解员特别给我们介绍了窟"北壁下层龛由里向外数第三龛的“彩塑禅定佛”是整个敦煌石窟彩塑的代表作品。坐佛高0.92米,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
(网照)
整个敦煌石窟彩塑的代表作品——窟的“彩塑禅定佛”
(网照)
“东方的蒙娜丽莎”之典雅“禅悦”
"北魏时期,北重禅定,坐禅是北方僧人主要的修行方式,这身禅定佛正是坐禅者的一个典范......但一个真正的禅修者,当他坐禅达到一定境界时,为自然而然由内心生出一种喜悦的感受,这种感受被称之为“禅悦”。讲解员用特制手电筒上下微微移动照射出这身坐佛像正是在表达进入禅悦的状态,佛的嘴角微微上翘,浮现出一种含蓄的发自内心的满足的微笑。能把这种表情刻画的如此到位又带有几分神秘感,难怪这尊彩塑被众多游客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藏经洞
最后我们观摩的是塑有北大像的初唐第96窟,洞窟类型属于大像窟。就是在主室正壁塑一尊立在像台上高于真人的石胎泥塑大像的石窟。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5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初唐第96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5米。
其间为未来佛弥勒佛坐像,高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室内第一大佛。
(网照)
大佛双腿下垂,作倚坐之势,双目俯视,一手上扬,一手平伸,作施无畏印。塑像的比例是上半身比下半身大,但参观者一般从下往上仰视,头和身视觉上便感觉匀称,可见工匠考虑周详。
晚上我们于19:00~20:0在莫高窟数字中心(西侧)剧场观看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元/人)。《又见敦煌》项目是由甘肃四库文化(投资)集团斥资六亿元打造的西北首部室内情景体验剧,该剧由著名导演王潮歌亲临创作。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演出,以“穿越”为指导思想,划破岁月的时空,拉近历史的距离,让观众体验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演出。这部沟通上下两千年的情景剧,至于精微,启于人心。通过历史人物的重现从遥远的那‘一条大路’走来,王道士送别飞天,索靖镇压叛乱、张议潮收复河西以及那幅旷世绝作《药师经变图》在敦煌两千多年发展史中所发生的一个个或雄壮、或悲绝、或普通、或奇幻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沟通了古人与今人共同的精神共鸣。近距离感受演员的动作、语气、腔调以及舞蹈、表情等细节更是能带给人一般舞台迥然不同的感受。
道士王圆箓在送别飞天一幕中仰天悲曰:“老祖宗哎,我是不是做错事了,你显显灵,告诉我吧......”随后匍伏在一个寓意“母亲”的飞天面前忏悔:“菩萨啊,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你原谅了我吗?我真的不知道啊,我后悔啊!我不该送你走啊!如果我知道的话,我打死也不会犯这样子的错误的......”旁白甚为煽情。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率领沙洲各族人民百姓在收复河西走廊之后,派出了十队传信使者,历经两年时间,终于到达了长安,但是沿途九死一生,最终仅敦煌高僧悟真率领的一队使者抵达了长安报捷“丝绸之路开通了”.....可歌可泣的执着!
《又见敦煌》拉下帷幕
20:55~22:00夜游敦煌市区,游敦煌夜市,购买邮寄明信片(元/含邮资80分)在飞天塑像前留影。22:25回敦煌太阳温泉酒店。
敦煌市区夜景——飞天塑像
9月17日天晴,25-7℃。行程:敦煌/瓜州//玉门/嘉峪关关城/酒泉。午餐在玉门赤金服务区吃(自理)。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嘉峪关所在地是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河西走廊继续向西延伸)。甘肃西部已属于荒漠地区,河西走廊夹于巍峨的祁连山和北山(包括马鬃山酒泉到哈密与新疆天山连接、合黎山酒泉到张掖和龙首山张掖—武威)之间,东西长达约1公里左右。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一条古道穿行于祁连山麓的戈壁和冲积平原上,古代“丝绸之路”即此。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明初,建嘉峪关的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塑像
护城墙河
清总兵官李廷臣书“天下雄关”
关帝庙
文昌阁
文昌阁题匾
戏台
戏台上部为八卦图,中部屏风上八仙图栩栩如生
亮导特意为我们击石聆听燕鸣之声,因周围人声鼎沸而作罢。
嘉峪关西瓮城门楼上方后檐台
这就是相传明正德年间,聪慧的修关工匠易开占智胜监督修关的监事管,所谓“神仙”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定城砖”。
左侧斜坡为将士骑马而上兼运输武器、粮草的“马道”
“天下第一雄关”城楼
守城士卒放哨的角楼
城墙延伸部就是国界,右外侧就是西域他国了。
别了,难忘的“天下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实寄明信片离别嘉峪关,大巴车沿着酒嘉公路(8车道)17:15入住酒泉市东方国际大酒店。经理等一行为我们送上茶水热毛巾。18:00~20:0酒店底楼餐厅团餐。意外获悉同团王女士今天正值生日,全体游客、导游司机以及酒店餐饮部经理等为其举行生日庆祝仪式,餐饮部经理为寿星端上庆寿面,当生日蛋糕车推向餐厅时,大伙欢笑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整个餐厅里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氛围!
餐饮部经理为寿星端上庆寿面
酒泉市区钟鼓楼9月18日一早离别酒泉市之际,令我们感动的是入住的酒泉市东方国际大酒店经理等一行列队为我们送行。入住的酒泉市东方国际大酒店经理(右起第二者)等一行列队为我们送行。
9月18日上午游览张掖七彩丹霞——世界上最壮丽的雅丹地貌群,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霍去病之说"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的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
大扇贝
睡美人
“众僧拜佛”一个个浑圆的彩色小土丘,貌似身体前倾跪拜的僧侣。
叹大自然*斧神工,造奇特的张掖丹霞地貌!
当日乘坐动车D:58~18:15张掖西—兰州西
入住兰州和颐至格酒店。
9月19日上午自行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号)。
甘肃是黄河文化的渊薮之地,亦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我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祖先,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留存下丰富的遗迹遗物。
众展馆内文物浩瀚,只能选择观摩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甘肃博物馆内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和中国邮*标志的镇馆之宝。
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马踏飞燕,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4.5厘米,长45厘米,宽1.1厘米,重7.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有趣的是讲解员认为此马足下所踏非飞燕,而是鹰隼。
中国邮*标志取自镇馆之宝“驿使图画像砖”,上世纪70年代出土*峪关新城魏晋(—年)墓葬群5号墓前室北壁东侧,现藏甘肃省博物馆。砖长5厘米,宽17厘米。画像砖为米色底,黑色轮廓线,上绘一信使,头戴黑帻,着皂缘领袖中衣,左手持棨传文书,跃马疾驰。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距今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被认为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代邮驿形象资料。2年,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原邮电部选中“驿使图”为图案,专门单独发行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小型章一枚,用以纪念这一集邮文化界的盛事。年我国发行了首款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性质的储蓄绿卡,卡面亦选用“驿使图”,该卡现在已成为中国网络覆盖面最广的金融借记卡,涉足亚洲、北美、欧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向世界展示“驿使图”的古典美。
中国邮*标志取自镇馆之宝“驿使图画像砖”
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仰韶文化时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0年前)。年,它是在修整农田时出土,属秦安大地湾遗址河边台地仰韶文化中心区,年征集。
器物出土时两侧器耳缺失,上腹开裂,小口,圆鼓腹、平底。器口为雕塑头像。短以齐额,双眼为镂孔而成,饰双耳,鼻梁挺秀。小嘴大眼,五官端正。整体纹饰由上而下为大体相同的三层图案组合,每层图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绘两个弧三角纹组成的圆圈,内填弧线与垂弧;另一部分由斜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别具一格的造型、雍容堂皇的装饰,似风华正茂的妙龄少女、又若衣着华丽的孕妇。也许寓意着先民们寄托繁衍的美好意愿,“短发美女”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无论它是实用的盛储器还是供奉的祭祀品,都必定蕴含着诸多精神层面的深刻含义。这是我国史前艺术集彩陶、雕塑与造型艺术于一身的杰出作品。
缺失修复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仪礼》简
凉州《仪礼》简年出土于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计有《仪礼》简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每简有字60个左右,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这批简可贵之处在于,首先它是九篇完整的《仪礼》。《仪礼》是古代经典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被誉为“天下第一汉简”。
镇馆之宝《仪礼》简
镇馆之宝——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
年12月,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发现的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最外层为石函。隋仁寿元年(年),隋文帝敕令将所得14粒佛骨舍利送入泾州大兴国寺(今大云寺)地宫供养。武则天时期,伪造载有女人当皇帝故事的佛典《大云经》,并“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处,藏《大云经》,使僧人升高座讲解”。在这一*治背景下,泾州在隋大兴国寺遗址上建造泾州大云寺,动工之际,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武则天认为是吉兆,遂请人精心打制金棺、银椁、铜匣,以玻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藏入地宫,建塔立寺。
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金棺
东罗马鎏金银盘
8年秋,甘肃靖远县北滩乡本山村东街装的一户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件有胡语铭文的鎏金银盘。公元4-6世纪时期,银盘最大径1厘米,高4.9厘米,重克,盘心所饰这位持杖倚兽的青年男子,中外学者大都判断为希腊神话中的迪奥尼索斯。中圈所列的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有人认为是狄奥尼索斯神的眷族。在古代希腊宗教故事中,迪奥尼斯是象征丰收与植物的自然神,尤以酒神著称。即公元4-5世纪,约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前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
镇馆之宝--东罗马鎏金银盘
镇馆之宝--彩塑一佛二菩萨
彩塑“一佛二菩萨”造像出自天梯山石窟第窟。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南50公里张义堡,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而得名。它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年到49年之间开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战乱,特别是经历了年甘肃古浪8级地震之后,天梯山石窟仅存洞窟18个,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余4窟皆残破。年由于修建黄羊水库,天梯山面临着被淹的危险,为了保护文物,在经过详细调查、清理、记录、拍照、临摹等工作之后,天梯山石窟的大部分文物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年5月2日,中国甘肃省古浪县西北的水峡口一带发生了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死亡4万余人。)
出自天梯山石窟第窟的彩塑“一佛二菩萨”造像
镇馆之宝--垂鳞纹秦公铜鼎未展出。
我在抓紧观赏之余,在馆内礼品部再次购买了“铜奔马--马踏飞燕”明信片,二年前在馆另一礼品部购买并委托邮寄的铜奔马明信片不知何故至今未收到。此番特意嘱托礼品部工作人员务必代为邮寄之。令我欣慰是前天终于收到了“铜奔马--马踏飞燕”实寄明信片。
终于收到的“铜奔马--马踏飞燕”实寄明信片。
下午赶往黄河中山桥,
此桥作为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人们都熟悉,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它近百年前那段堪称创举的兴建历史。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它的建设发生在20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它的建设材料,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国内极其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从德国辗转万里运至兰州的;它的建设是德、美两国工程师、华洋工匠与甘肃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晶;它的建成一举结束了黄河上游千百年来没有永久性桥梁通行的历史……。
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不知何故,景区目前已经不见此镇远桥铁柱,只能将年观赏此景时的摄影附上。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由当时的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匾额,被悬挂于铁桥南面的牌厦上,“第一桥”从此改名中山桥,沿用至今。
年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
登白塔山公园山顶俯瞰“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
游览黄河中山桥后,就餐于《谢赫经典牛肉面》店,品尝品牌牛肉面20元/份牛键肉、牛肉、凉菜。
西北的拉面颇具特色,都有一股花椒的麻味!
别了!带着梦中的那般神奇和魅力的青海、甘肃之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