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落实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理念,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为核心,以加强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牧经济发展为手段,持续强化产业扶贫,培育和打造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扶贫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深度融合。
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特色农牧业发展水平。德令哈市围绕枸杞、蔬菜、牛羊肉、中藏药材和饲草等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全市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18家,成立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个;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把农牧民聚集到农牧业产业链上。基本形成了以柴达木绒山羊、高原牦牛、枸杞、饲草等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不仅延长了农牧业产业链,而且为农牧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年全市一产产值较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8.8%。
依托高原特色产业基础,加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德令哈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激发动能。重点培育柴达木枸杞、肉牛肉羊、设施果蔬、藜麦等产业不断壮大。年,全市枸杞种植面积10.6万亩,产量1.76万吨,培育枸杞产业新型经营主体4家,开发生产系列产品15余种;建成设施果蔬规模种植基地3个、日光节能温室达到栋,种植面积亩,产量达2万吨。藜麦种植面积0.27万亩,产量达0.万吨。德令哈绿色生物产业园区入驻特色生物产业企业16家,累计完成投资14.97亿元,逐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德令哈市深入推动牦牛产业扶贫工作,精准对接当下正在开展的青稞、牦牛产业消费扶贫,立足德令哈市牦牛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独特优势,实施牦牛发展项目。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因地制宜谋发展,特色种植促脱贫。柯鲁柯镇安康村整合绩效考评奖励资金和援青等资金共计.75万元,与乌兰县三江沃土集团合作,利用闲置的撂荒地,发展藜麦种植产业,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将亩荒地打造成沃野良田和安康村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贫困户仅靠藜麦种植项目每户平均增收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形成了德令哈市脱贫致富的“安康村”模式,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载体。截至年底,村集体累计收益达66万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