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浙江正进行着一场关于梦想和奇遇的旅行。8月22日-25日,“飞越大花园”诗画浙江寻找“浙里家人”公益旅行活动中,来自新疆、青海、四川、贵州的“浙里家人”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梦想同行者”,正怀揣着对诗画浙江满满的好奇心,在如诗如画的旅程中寻找"圆梦"的契机。
“我遇见大熊猫啦!”
?
“我看到大海啦!”
?
“我喜欢安吉的山核桃!”
?
“我喜欢这座艺术小镇!”
?
“我们看到大海了!”
从舟山海洋到奉化雪窦山
阿克苏男孩刘明奇
碧海蓝天,来自阿克苏的7岁男孩儿刘明奇在海边和大人们“炫耀”他拾的三两贝壳与小螃蟹,同行者佯装问他讨要,他不肯,兴冲冲地跑远了。饭后却忽然跑来问记者:“我想把小螃蟹放掉。海现在在哪里呀?”
青海德令哈的代存忠第一次见到大海
走在舟山朱家尖的乌石塘上,来自青海德令哈的代存忠和那延昌拥抱海风,说:“我们看到大海了!真开阔,心里特别舒坦!”但在细腻的姑娘眼中,一棵夹竹桃树也是风景,来自新疆库车的小女孩儿阿地拉说:“我们那儿也有这种树,但只长到这么高。”她比了比自己的腰的高度,“这边的(夹竹桃树)长得好大啊。”
萨仁高娃感叹雪窦山大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雪窦山上,高56.74米的弥勒佛铜像宏伟壮丽,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的五十六瓣花瓣的莲花基座闪着光芒。来自德令哈的蒙古姑娘萨仁高娃听着导游讲解,仰望弥勒佛,不由自主地感慨:“真大!五十六个民族,我们队里就有了六个民族呀。”
“安吉的山核桃真好吃!”
从安吉竹笋聊到山核桃和白茶
在安吉竹博园遇见大熊猫
而在安吉游览的小分队,因为来自贵州和潮汕的“吃货”队友,全程都在聊吃。在安吉竹博园聊竹笋的吃法——“我们那儿有一种冰笋,就是把笋最嫩的地方切下来,用吃刺身的方法,蘸上芥末和酱油。我们也喜欢把笋切成丝炒着吃,或者切成丁包饺子吃,煲鸭汤或者鱼汤都很鲜。”来自潮汕的蔡培标热情地介绍着家乡的全笋宴。
来自贵州的吃辣高手黄宝华和卢朝威
比起潮汕竹笋的“刺身”吃法,来自贵州的黄宝华介绍,他们家乡喜欢把笋晾干后炖汤喝,或直接炒肉吃。对于不听话的小孩,则会用“要不要吃‘干笋腿精肉’”暗示“是不是想挨揍”,这不就相当于我们浙江人说的“吃扶晓”嘛?!
潮汕吃货蔡培标与女友阮东纯品尝安吉山核桃
在安吉,白茶和山核桃是必尝的特色。贾镇对安吉白茶情有独钟,因为湖州对口援建自己的家乡时,他在两地常往返,自家平日里喝的都是安吉白茶。而吃货蔡培标和女朋友阮东纯忍不住在山核桃基地买了八罐山核桃,打算带回家给朋友们尝尝。
“想把先进的浙江经验引入家乡!”
从横店影视城和古堰画乡获得启发
瓯江上,游船载着第三支小分队的游客缓缓驶入大港头,抵达古堰画乡,这个浪漫多情的江南水乡,犹如一幅水墨画卷,在眼前铺陈开。
丽水古堰画乡
石令名在古堰画乡瓯江边
道路两旁巍然屹立的千年古樟,投下一大片阴影,庇护着这个古老的村落。古朴的街巷里,民居院落的传统结构仍保存得十分完整,门前老人静坐,手间摇曳的蒲扇让时光也慢了下来。“古建筑都保留得很好,在这里生活,看着就很舒适幸福。”古朴自然,生态宜居,这是来自深圳的石令名在这处地方所感受到的幸福感的表达。
任鹏程在九龙湿地公园廊桥
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跳跃在古街的青石板上、跃动在少年的背影上。来自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小伙,叫任鹏程,这个99年出生的男孩,皮肤黝黑,眼睛很明亮。他已经在帮着家人经营着农业合作社,进行线上线下的水果销售。
两天的采风经历,让他感受到浙江旅游产业的旺盛与发达,他说:“家人朋友都希望我多出来看看,到浙江学习、接触一些在我们那儿所欠缺的销售理念和知识,等回到阿坝,我想把水果产业与县城的旅游相结合,让县城发展起来。”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一股蓬勃而热烈的能量。
记者
郭婧、朱微、李艳霄(实习)
视频
饶缇潆(实习)
本文由浙江在线旅游频道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8月26日晚,“飞越大花园”诗画浙江圆梦公益晚会将在杭州胜利剧院举行。70位嘉宾将同台亮相。晚会中,“多彩贵州、天府四川、大美青海、魅力新疆”四个篇章中,观众除了能观赏来自四省不同魅力的特色表演外,圆梦者还将现场讲述自己的圆梦亲历。
如果你也关心“浙里家人”的寻梦故事,如果你也想感受千里之外的风情景致,那就赶紧扫描报名参加“飞越大花园”诗画浙江圆梦公益晚会。
公益晚会
报名细则
招募人数:限人
招募方式: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