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不高,眼睛不大的曹旭是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公安局中普普通通的一名民警,他工作认真,“脑子”灵活,是同事眼中的研判能手和“图侦”专家,本是师范专业的曹旭在年参加招警考试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警7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成长为情报信息中心主任。刚从事合成作战这份工作初,让历史学毕业生曹旭一时间没有了思路,运用信息化为侦查破案服务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践起来也没有那么的容易。通过这些年信息化建设,公安机关的信息化能力与多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化的资源侦破案件是当前急需提高的能力。信息分析、综合研判需要运用刑侦的思维,在海量的信息里找线索需要缜密的心思,因为稍不在意,线索就可能在眼前划过,贻误战机。自年仅有一名民警的“图侦”工作室被各类信息化手段支撑,一步一步成长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德令哈市公安局大数据应用中心,为曹旭与同事们利用多平台、多系统、多手段合成作战模式侦破了一系列的刑事案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特别是在年度侦破了87起盗窃案,5起毒品案件,1起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件…当年侦破的盗窃案件占已破案件数的87%,破获毒品案件占已破毒品案件数的%,破获涉枪、弹案件占已破获案件数的66%。因此曹旭被海西州公安局授予三等功一次,所在的德令哈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被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抓捕在逃人员归案是公安机关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此工作直接反应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决心和能力。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的手段让在逃人员无所遁形彰显了一地公安机关的综合作战的能力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年度随着德令哈市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曹旭和同事们运用多种手段直接抓获在逃人员合计15名(省外在逃8名,省内在逃7名),协助其他单位抓获在逃人员5名,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让德令哈这座高原小城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都说一日刑警、一辈子都是刑警,曾经的刑侦工作经历是曹旭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直面犯罪彰显正义是刑警的本色,不怕困难一钻到底是刑警的精神。年10月,德令哈市一司机被多名陌生男子殴打后被强行带至余公里外高速服务区抛下,接到报案后曹旭及同事们迅速反应,一方面及时对受害人进行询问,一方面赶到案发现场对监控进行查阅,固定证据,10月31日16时已经24小时没有休息的曹旭与同事踏上了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路途,经过一夜的奔波赶到了甘肃省兰州市,寻找犯罪嫌疑人的下落,因为多名犯罪嫌疑人分散各地且落脚地并不固定给抓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并没有因为困难就停止抓捕追逃的路,经过大量的工作终于在第三天也就是11月3日,将涉嫌非法拘禁的*某某在甘肃省永靖县抓获,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某某做了大量的工作后于当日一举将犯罪嫌疑人霍某某抓获归案。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展开了审讯工作,通过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他们伙同另外三名犯罪嫌疑人先后三次在青海玉树、互助、德令哈等地为收回抵押车从而对车辆使用人进行非法拘禁的犯罪事实,经过工作终于将这一伙涉恶犯罪团伙一网打尽绳之以法。当警察以来,曹旭与同事们经常加班加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常说: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就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经常坐在小小的座椅上,盯着小小的电脑屏幕,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眼睛酸的流泪了揉一揉继续,吃饭总不在点上,随便吃个火腿、面包一顿饭就解决了,一连十几天加班加点未曾回家,在同一座城市却也不经常见不到家中的妻子和孩子。曹旭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无论是在派出所、刑侦部门还是在情报部门,时刻以一个共产*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情报信息中心工作的这几年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合成作战的优势,运用新手段参与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破获了一大批刑事案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高原警察“扎根高原、艰苦创业、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柴达木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员不怕苦不怕累,善于钻研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品质。
审核编辑:*工室
德令哈市公安局对*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