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通过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源头治理,随着水、气等各项指标的达标排放,闯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改到底、不留后遗症。全市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自觉强化*治意识,狠抓责任落实,对照要求定措施,雷厉风行抓整改,确保问题整改有力度。在中央第一轮反馈及自查的10个问题中,7项完成整改,2项达到序时进度要求,1项已做出解释说明。“生态优先观念树立还不牢固、可鲁克湖自然保护区非法种植、1.2万亩黑枸杞、草原征占用审批手续办理、发投碱业超标排放、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柏树山废弃矿山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蒸氨废液综合利用实验示范项目、燃煤锅炉淘汰整治2个问题已达到整改序时进度要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投运的问题,已作出了解释说明。督察期间交办的26件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无反弹。在中央第二轮反馈梳理的8个问题中,5项基本完成整改,10件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2个下沉组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完成。
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专项治理上,德令哈坚持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实行全过程监管。通过每月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水质监测、评估水源水质、水厂出水、用户水龙头水质检测,织牢饮用水保护安全网。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度。今年1-9月,全市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第Ⅲ类标准。巴音河傍河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数据全部达标。在大气污染防治上,通过建立月调度制度,每月检查重点工作进度,今年计划淘汰10蒸吨,目前已完成淘汰7蒸吨,完成率70%。有效堵住了大气污染漏洞。年摸底排查出的26家“散乱污”小企业,截至目前,10家已完成整改工作,其余16家企业停产。不断加大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确保水泥、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配合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再调查工作。目前我市纳入疑似污染地块2个、污染地块1个。16家企业环境统计数据全部填报完成并通过国家、省、州审核;年排污许可应发证企业29家,已全部完成家排污许可登记任务。
智慧化监管显威力。通过在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喷淋、门禁和视频监控设备,设置环保监督公示牌,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六个百分百”执行到位。今年1月至9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率达93.9%,同比上升9.8%,PM10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PM2.5平均浓度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环境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改善明显。
成立德令哈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执法大队,积极开展辖区排污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前三季度,共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家/次。经筛选,我市9家具备条件的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今年前三季度共接到信访投诉案件89件、已办结89件。办结率%、满意度%。?
来源:转载自德令哈晚报
编辑:九月不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