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将为你带来“金色世界”——德令哈市与其他四县(市)的小故事。
贫困县退出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德令哈组于7月2日上午平安抵达德令哈市。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在蒙语里意为“金色的世界”,是全州*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平均海拔米,蒙古、藏、回、撒拉、土家、汉等19个民族在此聚居。
7月2日下午,评估组与德令哈市*府举行对接会。对接会上,德令哈组组长曾明教授代表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组,就此次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重点内容等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具体建议与要求。对接会结束之后,曾明教授,曾艳老师,崔航老师分别开展**领导班子座谈会,行业部门领导座谈会,人大代表、*协委员座谈会。
德令哈市对接会
行业部门座谈会
团队合影
7月3日--9日,德令哈市组分成两小组开展每天的入户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要求评估员规范入户流程,全面观察重点内容。评估组每天中午和晚上召开工作总结会,及时对工作和问题进行汇总,整个入户评估工作高效有序、有条不紊。
评估员入户照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尼勒克县、吉木乃县的评估工作在江西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的组织和我校专家骨干的指导下,也取得圆满成功。
格尔木市评估团队
刚察县评估团队
吉木乃县评估团队
尼勒克县评估团队
国扶办王军司长指导吉木乃县评估抽样工作
评估员入户
总结此次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任务,有以下几个特点:
精心组织,现场指导。国务院扶贫办精心组织此次评估调查活动,对我校的评估工作提供细致入微的指导。国务院扶贫办评估考核司王军司长、延欣处长、李友成调研员等领导走村入户、现场指导,深化了评估员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提升了团队的评估效率。
精诚合作,提升自我。青海新疆片区由南昌大学牵头和组织,负责落实国务院扶贫办评估*策和评估流程的细化,出台了具有操作性的“评估八件套”,与其他4个合作单位紧密合作、重新组合,发挥语言、专业等方面的特点和长处,既解决了语言等障碍问题,又结下了不朽的革命友谊,7个民族师生团结一心,合作愉快。
试点示范、推广实施。6月26日,按照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评估检查工作的要求,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之后,我校带队老师及第一批评估员队伍奔赴青、新片区评估示范点——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合作高校专家和评估员骨干参加调研、进行观摩,试点县的调研旨在规范评估流程,为项目内其他县(市)的评估工作提供示范。6月30日,平安区调研工作结束后,带着“平安经验”,第一批、第二批队伍会师后奔赴其余8县(市)进行贫困县退出检查工作。
锤炼意志、攻坚克难。此次评估面临着高海拔的高原反应、少数民族的语言障碍、地广人稀游牧地区和远程跋涉异地工作等四大严峻考验。青海省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少数民族聚居,草场广布、地广人稀,部分县区平均海拔超过米,部分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吸氧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白天入户访谈、晚上整理数据资料,特殊的区位条件和高强度的工作使评估员们的生理和心理进行了双重考验。几经艰辛,按照原定方案,评估员于7月15日已全部安全返程。
客观公正、制度落实。在此次评估中,评估员们严守评估纪律,落实廉洁纪律、作风纪律和操作流程;聚焦核心问题,问题和问题户做到现场复核、及时复核和全面复核;落实沟通机制,在工作方案、对接会、入村简介和问题及问题户等环节充分与地方*府沟通,取得地方*府的帮助和信任,评估结果让地方*府认账。
通过参加此次评估实践活动,我们在国家任务中培养了学生,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其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农情,也增加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图文编辑:查代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