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新闻网
初冬的清晨,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西滩村的养殖区内,脱贫户雷发春和老伴正守护在自家羊圈里,给羊儿精心喂食,羊儿不时发出“咩咩”声,两口子看着这些羊群说说笑笑,心中的暖风早已吹走了冬日的严寒,一幅幸福的农家生活画展现在记者眼前。这个季节正是母羊产仔的时候,看着一大早就有三只母羊产下了小羊羔,雷发春和老伴忙得不亦乐乎,羊圈里大大小小的羊达到了多只,稍微得了点空隙,老雷向记者高兴地介绍:“加上你们刚刚来的这会儿下的3只,今年母羊已经产仔30只了,估计今年能产70只羊羔,只要全部能活下来,到明年的八九月份,就能有八万多块钱的收入了。”好日子都是自己干出来的。今年55岁的雷发春在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早些年雷发春因病欠款较多,家庭情况甚是窘迫。驻该村扶贫工作队及该镇领导了解了雷发春家的情况后,为其提供了一份每月元的护林员工作,并向他宣讲产业扶贫*策,鼓励雷发春发展种养殖业。年初,德令哈市扶贫局为其发放了元的扶贫产业资金,同年,帮扶他的扶贫干部还帮他联系了“”无息扶贫贷款,雷发春又成功贷了5万元,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困难,于是他买进50只母绵羊用于养殖。通过和老伴一年的努力,年,雷发春的羊群已经到一百多只了,可支配收入达5万左右。计划着这些羊明年出栏的时候一下子多了十几万的收入,收获的喜悦写满了雷发春和老伴的笑脸。“在*和*府的帮助下我脱了贫,但我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这种信心除了帮扶资金带来的强心剂作用,更离不开近年*府“两不愁”“三保障”*策的落地开花,雷发春说:“通过*府危房改造*策,我们两口子一分钱没掏就住上了宽敞又暖和的新居,今年村里又进行了污水管网和房子保温层等的建设,如今,我们住的房子既舒心又便利。同时,村里把全村人的社保也全交了,村民不用掏一分钱,我们一家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特别满意……”重新树立起信心的雷发春,已经把养殖业当成了一份事业踏踏实实在干。这些羊就是他收入的“钱袋子”,每天看着这些羊,老雷的眼中充满了期待,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雷发春家的变化只是西滩村坚持推进脱贫攻坚、民生为重、产业推进的一个缩影。西滩村紧邻国道的怀头他拉服务区,这里也是德令哈的西大门,借助丝绸之路大环线旅游的人气,西滩村积极发展旅游服务区地摊经济,投资三百余万元修建了个具有民族风情的摊点房,此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闲时分便在这里销售本地的枸杞、牛肉干等特产,通过国道经济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提高了全村及全镇收入水平。如今,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服务区地摊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每户收入平均提高了五万元左右,打通了增收致富新的渠道。“农闲时就来这边摆摊,一年下来能挣5万元左右,在家门前就能把钱挣,挺好的。”摊主冶成花说。致富之本,在于产业,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西滩村因村制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取得看得见的成效。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该村村集体土地承包收益11.2万元,用于购买全村人的医疗保险、大学生奖励等。村集体经济鱼卡服务区由蒙都旅游公司经营,年分红20万元,年分红20万元,年分红13万元。扶贫产业园分红5万元。怀头他拉服务区旅游扶贫项目,收入4至7.3万元。年省级扶贫资金50万元,采用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加牧户的方式购买绵羊只,约定每年收益只健康羊羔。“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滩村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解决了村里面一些突出民生问题,让老百姓户户有保障,家家有住房,人人有收入,百姓不再为一些基本的生活困难问题而发愁,西滩村在这场战役中的华丽变身,是真真切切的百姓幸福故事的鲜活演绎,我们扶贫工作队参与和见证了这个过程,深感自豪,深感欣慰,下一步,我们将在各级*委*府的领导下,加强工作力度,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为老百姓争取更多的红利。”西滩村第一书记何刚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西滩村的村民们靠着勤劳双手,享受着如沐春风般的*策红利,信心越足,谋划更多,在决战脱贫攻坚中,迸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豪迈和坚定。点击在看不迷路,我带大家上高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