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散文秋游北京
TUhjnbcbe - 2021/1/20 12:27:00

赏原创古诗散文,感受如画意境!邀您一起感受生活之美!

冯应乾原创

《秋游北京》

01

四川的秋天,雾蒙蒙一片,偶尔飘零的枫叶,本也是色彩斑斓,但秋雨一淋,秋风一卷,就散落在泥土里,心中感受不到一点秋的味道。“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古人逢秋多悲愁,我想是古人秋天入川的感触吧。反正我偏居川南,一到秋天,我是少有出门的。故每到秋天,我就想去北方,尤其是想到北京去,感受下不一样的秋。

02

北京的秋现在是啥模样?终究我八年未去了。正好家人也难得有空时,故临时决定秋游北京。当飞机一出四川盆地,到达首都机场时,我就感受了不一样的秋天。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我一下子就被北京的秋感动了。这才发现我手中拉杆箱里装着的羽绒服是多余的。北京的秋天,随便抬望一眼,我都深怕这眼光落在了河北或者天津的地盘。“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我贪婪地欣赏着北京的秋,任由阳光足足地照射着我,任由秋风轻轻地拥抱着,任由枫叶纷纷地感染着我,这在我家乡是不可能的事儿。北京,春天里我来过,夏天里我来过,冬天里我也来过,这时我才发现一年四季里,最美的是北京的秋天。

03

既然到得北京,我是要好好游玩的。万众人民一条心,人人争取上北京。八年前我随时来北京,毕竟公务缠身,又是苦差事,哪有心情游玩呢?这道与家人来,就是冲着北京的秋天来的,是要好好感受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夜晚我在驻地附近走走看看,那些熟悉的景致几乎与八年前我见过的一模一样,稍微有点变化的,是街面更加整洁了,是墙体更加古朴了,是槐树更加精神了。如果说北京的秋有悲凉的感觉,那一定是自己不再年少吧。是呀,从我的而立之年到我的不惑之年,那段时间,我是北京常客。想起自己刚刚三十出头,不怕风不怕雨的,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留下我的足迹。如今呢?怎一个“唉”字叹息!不过,这次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就餐的餐厅,居然成了网红店,客人排起长队呢。原来可不是这样,门庭冷落。看来,世事变化无穷,一颗平心则好。北京的夜,对于南方来的我还不适应。尤其是酒店的暖气,热烘烘的,室内很干燥,半天无法入睡。虽然家乡阴冷,但多穿点也就无妨了。北京的秋夜,让我欢喜让我忧。

04

当北京的天未亮,我们便急着起床,要去回味下胡同的味道。北京的胡同经过修整,古色古香的味道一下子把自己拉到了明清时期。只是街上穿长马褂的人少而已!初升的太阳斜斜地落在胡同里,一条光指引着我们前行。虽然没有叶圣陶描写的“几条冷落的胡同”的感觉,但行走在最长的胡同——东、西郊民巷,我还是感受了胡同的雅静。那紧闭的四合院,阴冷的大门,大门两旁的石狮,有的配有上下马石、拴马桩、照壁,一看就知道它高端的王府样儿,一看就知主人曾经的家世显赫,一看就知荣华富贵如流水。阳光可好,它总是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常人家?它也不问你身世是高贵还是贫贱?它更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它只是把温暖给予人间!阳光与阴凉处总是相得益彰,就如再豪华的四合院,它有天井也有阴沟一样,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有的只是瑕不掩瑜,所以完美容易,太完美很难。千年的胡同,万古的太阳,行走在胡同里,路过一座座曾经的王府,方知万事万物皆云烟。无论你的历史曾经多么辉煌,在时空里,它就是一块被太阳温暖过的砖头。

05

胡同依旧,只是胡同里停满了汽车,胡同就更显狭窄了。不知走过了多少条胡同,清静是它的天性使然吧。正好看到一家山西面馆,我们当然入坐。北京面食我还未有所闻,山西面食,虽我未有亲口品尝,但它的大名我还略知一二,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嘛。老板问我需要啥面,我一看,刀削面、大拉面、刀拨面、牛肉面等,也可蒸、煎、烤、炒、烩、拌、蘸、烧等,让我真不知吃啥好,故只好来二两耳熟能详的刀削面吧。北京胡同里吃面,可不如我家乡宜宾,那是人山人海赶场似的,这里安静的很,也许过了吃早餐时间吧,我们竟是唯一的“上帝”。不一会儿,刀削面端了上来,好大一碗,仔细一看,它中厚边薄,柳叶形状,手艺不错。虽一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但那个咸,我真的不敢下第二口了,忙倒入山西陈醋,依然改不了咸的味道。是面的本味呢还是厨师下手重了,不把盐巴当盐巴。唉,我还是怀念宜宾燃面了。这时,一枚枫叶落在窗外,北京的秋,也深深落在了胡同里。“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慵懒的阳光,清静的胡同,我还怀疑这是故都的秋吗?

06

当穿过西绒线胡同,我一下找回八年前的感觉。在古老与现代的时空琴弦上,西绒线胡同它串起了天安门与西单、中南海与国家大剧院。一座城市的历史既要展现曾经的辉煌,也要蕴含时代的气息。当胡同里那缕悠长的阳光一走出胡同,轻轻洒在一池碧水里,荡起金光,心儿一下被北京的秋撞击着。那淡黄中透着绿色的树木,与大剧院的玻璃幕墙构成秋天的五彩斑斓,我仿佛置身在古老与现代的交汇处,惟有那万千年不变的阳光,给予了历史与现代的光明定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或坐于池边,或立于树下,或面对太阳,总之是要留住北京的秋。景色宜人,令人留恋。这道没有冬日寒风刺骨,只有天地的色彩缤纷浑然一体。人在红尘中,多么渺小的尘埃一般,今生今世,谁也说不清。其实,平常人家,幸福感知更浓。不是吗?也许你在乎的正是这样情景呢:“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但这种所谓的幸福生活其实是不自在的,还是我等平常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来一趟说走就走旅行是多么的自由啊!我们也如众多游客一样,静静地坐在北京的秋天里,享受着国家大剧院的秋,秋叶火红地向着蔚蓝的天空飘去,秋风轻拂着碧池涟漪四起,秋阳随着碧池里的纹路而上下波动。这时,一缕阳光悄悄地落在我怀抱里,我被北京的秋包围着、温暖着、幸福着。

07

去天安门广场,必经关卡,即使排起长龙,也阻挡不了游客的脚步。到底它是一个城市的中心,一个国家的中心,更是人民的中心。当我站在天安门城楼面前,我耳边想起那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在今天成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睡狮猛醒的中国,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一个让我们扬眉吐气的中国站起来了。曾经森严的故宫,如今已为人民开放。我沿着历史博物馆到正阳门再到人民大会堂,居然走了一个小时,毕竟天安门广场面积达44万平方米。好在今天太阳给力,心儿自然宽广。我来到广场中央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面前,看到毛主席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我默默地念着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我反复默念着碑文,想起无数先烈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才有今天的我辈悠然自得地秋游北京。一个民族的脊梁,总是那些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青春甚至生命的劳动人民。我们今天真的是太幸福了,虽然我们的星球上战火纷飞,但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然而这个和平的国家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血和汗换来的,向那个艰苦年代所有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革命者致以崇高敬意!

08

由于时间紧,同学杨斌又专程来接我叙叙旧。不管城市多大,心有安处才平和。所以我幸运的是不管到了哪个城市,总有那些真诚相待的同学朋友一起交流交流。当杨斌在西中胡同接到我们后,一路上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起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许知道我们想家乡菜了,他带我们到他入股的“醉忆川”饭店,当四川的回锅肉、剁椒鱼头、麻婆豆腐等一端上来,我的味觉就遇到知己一般。北京啥都好,生活也滋润,但就是房价太高。想起十五年前我来时,酒店附近一万二一平米,如今呢?涨了十五倍以上。看来,要在北京安家落户很难。我看了下这个饭店,面积也不大,但一个月租金二十多万。北京,不止房价高,是样样高!但杨斌在北京不仅立住脚,而且还有自己顺风顺水的事业。我想,原因大慨有二,一是他们夫妻的勤劳,二是国家的富强。杨斌劝我们在北京多呆几天,说这个季节是北京最美之时,可以去古北口长城看看,这里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它在近代没有被维修过,所以极具沧桑感。我脑海里闪现出那夕阳下残破的城墙与秋色横空的山峦,更想起自己曾经冬日登上长城时所见:”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唉,我是真的想去看看古长城,但曲阜“圣地”也在召唤着我呢,故我只好给杨斌说声谢谢了,下次来北京一定安安心心地耍过够!

09

当我们在北京南站坐上去山东曲阜的高铁时,我望着窗外,回想起自己十余次来北京的经历。故宫、天坛、景山、王府井、昆明湖、八达岭长城……但不管我哪次来,天安门广场是我必须去的,只因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在我心中,永远,一直!

年11月5日于北京

热文推荐

★原创︱纳木措

★原创︱布达拉宫

★原创︱羊卓雍措

★原创︱南迦巴瓦山

★原创︱尼洋河的早晨

★原创︱我站在米拉山口

★原创︱唐古拉山

★原创︱格尔木

★原创︱在一个阳光下午我穿过德令哈

★原创︱一匹在黑夜里奔跑的马

作者简介

????冯应乾:辛亥年辛丑月壬寅日面世于万里长江第一城,曾用名源流、源远流长,发表上百篇诗歌游记散文于各类报刊,“弱冠”之年有诗歌入选《世界当代华语诗选》,现为宜宾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本人笃信‘’唯读是静,唯书是养。”静养乃愚生之悟道亦。

*本文由冯应乾,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冯应乾之原创作品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秋游北京